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清镇:从“避暑落脚地”到“生活目的地”的升级之旅
2025-10-13 17:02:2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湾候鸟艺术营地的咖啡屋,点一杯罗望子美式咖啡,抬眼便是红枫湖波光粼粼的湖面;走进布依村寨的民宿,指尖随着村民穿梭在蜡染布的蓝白纹样间,将非遗印记留在帆布包上;傍晚时分,溜进庭院摘一根自种的黄瓜,伴着烧烤的香气,静待夕阳漫过山头……这样的夏日日常,构成了清镇旅居人的生活片段。

贵阳清镇民宿旅居:从“避暑落脚地”到“生活目的地”的蝶变之路_fororder_清镇S湾候鸟艺术营地

清镇S湾候鸟艺术营地

  旅居新图景:从“落脚歇脚”到“诗意生活”的融合之变

  清镇的民宿绝非简单的“农房改造”,而是通过业态、文化、利益的深度融合,使乡村既保留“乡土味”又增添“时尚感”。

  在业态上,民宿已成为串联体验的“枢纽”:站街镇杉树村的“古埃蒙”民宿内,360°湖景咖啡屋飘散着“暮光森林”特调的香气,周末的落日音乐节让晚风裹挟着旋律,管家杨莲设计的“蜡染主题房”更是荣获全省技能大赛金牌;不远处的候鸟营地将沙滩、面包窑与咖啡屋巧妙结合,罗望子美式咖啡配湖景成为年轻人的“出片圣地”。如今,“民宿+”已形成成熟业态:加美食有烧烤农家菜的烟火气,加活动可体验滑翔伞、农耕采摘、篝火晚会,加创意可体验陶艺苗绣,加康养适合中老年长住,加景区联动天河潭、青岩古镇推出联票,全市26家乡村咖啡店今年已接待3.8万人次,“悬崖喝咖啡”成为新标签。

  在文化上,清镇坚守“不丢乡愁”的铁律,同时注入时尚活力:红枫湖镇大冲村的“蓝白小寨”保留布依农房架构,用蜡染装饰墙面,蓝白映衬湖光,随手一拍便是“小圣托里尼”。

  在利益上,共富模式让村民共享红利。截至2025年8月,清镇市民宿旅居带动固定就业380余人次、临时就业约2700人次,人均日增收120元,闲置农房真正变成了“致富房”。

  发展新跨越: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的成长答卷

  从环红枫湖的农家乐“萌芽”,到如今贵阳市民宿旅居的“排头兵”,清镇用数据和事实,书写了产业升级的答卷。2025年推进的167户旅居用房提升改造,预计新增房间506间、床位540张,同比分别增长32%、26%,接待能力持续扩容。

  乡村活力随之迸发,“流量”真正变“留量”。民宿旅居如同“金钥匙”,打开了乡村资源变现的大门:2025年上半年,清镇乡村旅游接待424.2万人次,实现收入3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和12.88%。红枫湖镇右二村用“蒙德里安”艺术元素改造农房,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暗流镇矿山村打造“观瀑布、品苗韵、体验农耕”闭环,让小山村成为“网红村”;杉树村仅旺季车流量就达5000余车次,“森林里的洱海”名气越来越响。

  蝶变新密码:从天时地人和到“标杆”的未来进阶

  清镇民宿旅居的崛起,是自然禀赋、政策发力、市场驱动与村民参与的“合力结果”。

贵阳清镇民宿旅居:从“避暑落脚地”到“生活目的地”的蝶变之路_fororder_天蓝水清的湖城清镇

天蓝水清的清镇

  天时上,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北纬26度黄金区位,1200米平均海拔,夏季17-24℃凉爽气温,51.46%森林覆盖率,每立方厘米超1万个负氧离子,是天然的“避暑天堂”。

  地利上,清镇作为贵阳“西大门”,距龙洞堡国际机场40公里、贵阳北高铁站26公里,30分钟可达贵阳核心区,3小时通达成渝昆,5小时覆盖珠三角,“周末旅居”触手可及。

  人和上,多方合力凝聚起发展动能:清镇出台民宿管理办法及“一件事”办理方案,将证件办理时间从24个工作日缩至13个工作日,跑动次数从7次减至1次,至今已办结62件业务;引入善养时光等运营企业,培育20余家中高端民宿,用大数据匹配客群需求;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形成“共建共享”氛围。

  如今的清镇,正以“芦小二·七大树”旅居示范带为核心,优化“一环两核四组团多点位”布局,推动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个旅居村寨、一个“两清两改两治理”示范点;道路拓宽、停车场扩建、污水处理设施升级等工程正在推进,智慧旅游系统与四季旅游产品加紧开发,“全季全域旅游” 蓝图日渐清晰。

贵阳清镇民宿旅居:从“避暑落脚地”到“生活目的地”的蝶变之路_fororder_红枫湖畔的蒙安·夕舍

红枫湖畔的蒙安·夕舍

  “我们要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将清镇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居目的地。”清镇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陈进的话语,清晰地道出了产业升级的方向。(文/图 李锦明 陆劲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