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六盘水:锚定“富矿精开”擦亮“三都”名片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10-17 17:59: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杨展凌):10月17日,“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六盘水专场如期举行。发布会围绕“锚定富矿精开 加快构建六盘水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全面介绍六盘水市发展成效与实践路径。

贵州六盘水:锚定“富矿精开”擦亮“三都”名片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17124838_800_198

发布会现场 摄影 陈玉

  发布会现场,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巍作主要发布。“十四五”以来,六盘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现代化工业、农业、旅游业、服务业、新兴及未来产业、基础设施六大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效双升。数据显示,与“十三五”末相比,六盘水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383亿元增至2024年的1710亿元,年均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从12.4:41.2:46.4优化为11.1:41.7:47.2,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擦亮“江南煤都”聚“财气” 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密码

  作为全国31个成长型资源城市之一、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六盘水跳出“挖煤卖煤”传统模式,以“富矿精开”推动资源价值最大化。2024年,六盘水市原煤产量突破8000万吨,较“十三五”末增长27.2%,建成“产洗运配销”完整体系;依托占全省88.7%的焦煤储量优势,建成1080万吨/年焦化产能,打通粗苯、煤焦油、焦炉煤气精深加工路线,实现从“靠煤吃饭”向“靠煤兴业”转变。

  同时,六盘水坚持“不唯煤、跳出煤”,构建起以能源和能源化工为主导,金属材料、装备制造、建材等多业支撑的工业体系,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8%。当前,六盘水市正全力打造“2151”产业集群,即建设千亿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千亿级西南煤化工集群,培育钢铁、铝及铝加工、能矿装备制造、特色农业、现代物流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再造一个新工业体系。

贵州六盘水:锚定“富矿精开”擦亮“三都”名片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_fororder_5f9c69bff7fe475b9bd519d7d6340516.550x371

游客在玉舍滑雪场体验滑雪 摄影 杨展凌

  擦亮“中国凉都”聚“人气” 书写欠发达地区共富答卷

  2005年获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的六盘水,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六盘水市深挖气候“富矿”,将“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在97%面积为山地的条件下,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培育出红心猕猴桃、早春茶、刺梨等“黔货出山”明星产品,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打造全域旅游,荣膺“避暑旅游十佳城市”“全国候鸟式养老夏季适宜度榜首”,升级举办滑雪季、避暑季、火把季和马拉松赛季,盛夏时节各地游客与房车成为城市亮丽风景,外地人购房占比长期稳定在30%左右。

贵州六盘水:锚定“富矿精开”擦亮“三都”名片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_fororder_0b835f4d6b7041f78e50021faaa32601.550x367

火把节活动现场 摄影 杨展凌

  值得关注的是,六盘水不仅“夏凉”,更有“冬暖”优势——依托本地钢厂、电厂,实现长江以南唯一中心城区集中供暖,覆盖面积超700万平方米;人气集聚带动服务业蓬勃发展,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达808亿元,较2020年增长25.9%,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擦亮“生态绿都”聚“名气” 走好喀斯特地区生态发展新路径

  六盘水在发展中坚守生态底线,推动工业“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盘江新光电厂建成全省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低至269.88克标煤/度,达世界先进水平;全市火电机组煤耗从“十三五”末的325克标煤/度降至2024年的313.84克标煤/度。在清洁能源领域,六盘水市1670万千瓦电力总装机中,清洁能源占比近40%,实现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2024年发电506亿千瓦时,超70%输送至东部地区,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贵州六盘水:锚定“富矿精开”擦亮“三都”名片 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_fororder_3ef5bf9b8f634d828d6c236df53d21d1.550x369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摄影 杨展凌

  针对焦化产业,六盘水严格落实“最完备手续、最先进工艺、最严格环保、最完善链条”要求,其焦化厂区无传统刺鼻异味,副产氢价格仅为国内同类产品1/3。依托这一优势,六盘水市出台贵州省首个氢能专项政策,建成全省最大高纯氢生产线,2024年5月投运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形成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生态。

  如今,六盘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以上,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6%,“生态绿都”名副其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