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莫非……有了!心即是理啊!”10月16日,歌剧《王阳明》作为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最后一场演出,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曾经观看过京剧版的《王阳明》,没想到歌剧版的《王阳明》竟是如此让人入戏,特别是夫妻惜别钱塘的剧情真是扣人心弦。”遵义市民聂双晴激动地说,近两小时的演出,引人入胜的剧情让现场观众直至谢幕时才缓过神来。
歌剧《王阳明》剧照。
舞台上,王阳明在贵州青山绿水间,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交往交流中,逐渐突破思想困境,最终实现精神升华。
这场4年一度的文化艺术盛会,自7月30日开幕以来,汇聚了来自全省13个代表团的13台精品剧目,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突出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围绕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主题展开,涵盖了歌舞剧、歌剧、戏剧、杂技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回应和诠释了本届会演主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提升游客参与体验,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还特别策划“会演进景区”活动,精选会演优秀剧目及精彩片段,在全省A级旅游景区进行巡演,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民族歌舞剧《锦·蓝》在兴义万峰林景区演出。王国珍 摄
“《追随》把遵义民族文化放在红军长征在遵义的历史背景中,用杂技剧艺术地展现了那段峥嵘岁月和民族风情。”安徽观众丁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起自己观剧的感受,此次,不仅游览了赤水丹霞大瀑布景区,还在赤水丹霞城区文化旅居生态圈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大型红色杂技剧《追随》剧照。遵义市演艺集团供图
遵义市演艺集团市场部负责人介绍,大型红色杂技剧《追随》9月28日在贵阳会演结束后,已走进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绥阳县十二背后、习水土城红色文化旅居生态圈、仁怀茅台镇度假生态圈等地演出31场次。“我们将参演剧目打造为长效性精品文艺项目,从10月10日起,《追随》每晚在汇川艺术中心剧场驻场演出,凭借‘杂技艺术+红色文化与民族叙事’的独特定位,《追随》已成为遵义红色文旅新名片。”陈倩说。
情景歌舞剧《路,在云端》走进六盘水市月照养生谷、梅花山旅游度假区、荷城古镇等,以贵州交通发展的历史巨变为切入点,讲述了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动人故事。
舞蹈诗《安·和·顺》走进安顺市镇宁高荡千年布依古寨旅游景区、平坝区天龙屯堡景区、西秀区苗岭屯堡等,以屯堡文化为主线,融合地戏、山歌及布依族、苗族等多民族艺术元素,通过舞蹈与音乐的多元表达,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
作为此次会演唯一的地方戏,侗戏《红军来到我家乡》在肇兴侗寨连演6场,该剧目大胆突破传统侗戏多以民间传说、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局限,将红色文化注入侗戏这一艺术形式,让红色主题与侗族文化深度融合,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
…………
侗戏《红军来到我家乡》在肇兴侗寨演出。受访者供图
一场场剧目演出与旅游场景深度融合,在山水之间搭建起“流动的舞台”,各具特色。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少新创排的剧目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成为本届会演的一大亮点。
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曹海玲表示,为参加本届会演团队耗时一年打造了歌舞剧《奢香夫人》,作为该剧编剧的她表示:“奢香是一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文明的摆渡人和文化融合实践者,此次创作重心从奢香的政治家、军事家身份转向文化传播使,从全新角度诠释人物,奢香化解文化碰撞、增进身份认同、探索发展路径的智慧方式在当下仍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歌舞剧《奢香夫人》剧照。受访者供图
会演期间,各代表团还在景区开展了民族手工技艺展示,推介当地特色文化和特色产品。景区为游客提供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文创产品的游购娱一条龙互动式旅游服务,丰富了会演的内涵和旅游业态。
来自湖南的游客刘明芳难掩兴奋之情:“这次趁着来贵阳旅游,收获颇丰,品尝了炸洋芋片、牛肉粉、刺梨汁,观看了杂技剧《脊梁》,特别震撼。”
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剧照。受访者供图
“舞台美术、灯光效果还有服装造型都十分出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贵州独特的民族风情。”贵阳市民王肖宇说。
截至目前,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在省内演出共计191场,覆盖游客观众约39.53万人。其中,77个景区演出135场,覆盖游客观众约32.31万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姜雨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