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镇远尚寨土家族乡:古韵润童心 实践筑担当 唢呐声里探非遗
2025-11-03 16:14: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为深化城乡教育互动,守护乡村留守儿童成长,传承本土非遗,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联合镇远中学近期共同开展“古韵润童心,实践筑担当,唢呐声里探非遗”社会实践活动。

贵州镇远尚寨:古韵润童心 实践筑担当 唢呐声里探非遗_fororder_图片3

同学们了解唢呐相关知识

  活动伊始,尚寨土家族乡工作人员率先展开系统讲解。他们从“唢呐如何成为土家族的‘声音符号’”切入,结合婚嫁迎亲、节日庆典、祈福仪式等生活场景,详细阐释唢呐在土家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象征意义。同时延伸介绍傩戏的面具寓意、傩戏的表演流程,以及这些非遗项目如何在一代代土家人的生活中传承发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尚寨非遗的历史脉络,更感受到其背后深厚的乡土情怀,为后续的实践体验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贵州镇远尚寨:古韵润童心 实践筑担当 唢呐声里探非遗_fororder_图片9

传承人指导学生们吹唢呐

  随后,一场充满乡土温情与文化气息的非遗体验环节拉开帷幕。同学们带着对唢呐文化的理解与好奇,自发围成一个热闹的大圆圈,将尚寨土家族乡非遗传承人簇拥在中央,传承人手持标志性的唢呐,先用一段悠扬的土家族小调点燃现场氛围,随后以亲切的乡音开启教学:从唢呐的构造与各部件功能讲起,逐步示范握管姿势、气息控制等基础技巧。针对同学们“吹不响”“节奏乱”的问题,传承人更是手把手调整指法、纠正换气方式,在传承人耐心指导下,不少同学成功吹出简单的旋律,圆圈里的欢呼声与唢呐声交织在一起,成为现场最动人的文化共鸣。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城乡青少年交流的桥梁,更以“讲解+实践”的创新形式,推动了非遗传承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深度融合。未来,尚寨土家族乡将持续探索多元路径,深化校地合作,为乡村教育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更多力量。(文/图 陈美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