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丹寨:扎根在苗族农耕文明中的“双非遗”
2025-09-12 13:12:3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金秋时节,鱼肥稻香。连日来,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水稻陆续成熟,稻花鱼也迎来丰收。在一亩亩金色稻田里,蕴藏着酸汤鱼和米酒两项深深植根于苗族农耕文明中的非遗,它们不仅造就了独具风味的舌尖盛宴,更承载着代代相传的家族情感与丰收喜悦。

贵州丹寨:扎根在苗族农耕文明中的“双非遗”_fororder_村民们在稻田里捉鱼 莫昌怡摄

村民们在稻田里捉鱼 摄影 莫昌怡

  这几天,在丹寨县兴仁镇台辰村的梯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稻香扑鼻,肥美的稻花鱼在稻田中自在游弋。一大早,村民李振文便和邻里们拿上工具下田捉鱼。不一会儿,20余条鲜鱼被收入篓中。村民们满怀喜悦快步返回家中,着手准备烹制酸汤鱼。

贵州丹寨:扎根在苗族农耕文明中的“双非遗”_fororder_村民正在烹煮酸汤鱼 莫昌怡摄

村民正在烹煮酸汤鱼 摄影 莫昌怡

  “鱼下锅之前要先将苦胆取出,从鱼鳃到鱼鳞数第二片到第三片的中间,用刀轻轻一划,一扒一挤,苦胆就出来了。”李振文介绍,稻花鱼是原生态的,鱼鳞很薄,不用刮,煮熟以后,吃起来口感很脆。

  酸汤鱼,是丹寨县苗族世代传承的非遗美食,每年农历七月中旬,稻花初绽、谷穗渐满,正是品味酸汤鱼的黄金时刻。而要想烹出一锅真正地道的酸汤鱼,从酸汤、用水到配料,都大有讲究。

  “做鱼的时候,两斤鱼就放半碗酸、半碗毛辣果、3斤水,这样的比例做出酸汤鱼才够味儿。”李振文说。

贵州丹寨:扎根在苗族农耕文明中的“双非遗”_fororder_丹寨县兴仁镇台辰村稻田航拍图 莫昌怡摄

丹寨县兴仁镇台辰村稻田航拍图 摄影 莫昌怡

  清冽山泉为底,加入自酿红酸,随后立即放入刚取完苦胆的稻花鱼,将鱼煮熟摆盘后,再浇上用青椒、毛辣果熬制而成的毛辣酱和秘制蘸水,一锅鲜香四溢的稻花鱼便可上桌。这道美味不仅是一种饮食,更承载着苗家代代相传的情感与记忆。

  “做酸汤鱼是跟着我父亲学的,以前,我父亲每年到开田的时候,他都会去抓鱼来煮给我们吃,他每次煮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他怎么煮,煮完了我就记着,现在自己也要煮,也学会煮了。”李振文说。

贵州丹寨:扎根在苗族农耕文明中的“双非遗”_fororder_苗家酸汤鱼 莫昌怡摄.JPG

苗家酸汤鱼 摄影 莫昌怡

  “酸汤鱼是在稻花开了、米成熟了,开田的时候吃,丰收时就留一半的田做水田,把鱼放进去,然后村民们一家帮一家收,收完了就把鱼做来吃,庆祝大丰收,犒劳一下我们自己。”台辰村村民潘晓琴说。

  丰收的季节,苗家人的餐桌上,除了酸汤鱼,米酒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角。丹寨米酒以本地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酒色微黄、酒香浓郁、入口醇厚回甘。独特的草药酒曲、传统酿造工艺以及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使其颇负盛名。

  “丹寨的大米,又白又大颗,给糯米酒兑酒药后,发酵三天就能出酒了。”丹寨县龙泉镇场口社区扶家酒坊糯米酒制作人余仁坤说。

贵州丹寨:扎根在苗族农耕文明中的“双非遗”_fororder_酿酒师傅将糯米进行密封发酵 徐鑫缘摄

 酿酒师傅将糯米进行密封发酵 摄影 徐鑫缘

  米酒的酿造有浸米、蒸米、拌曲、发酵、蒸馏等9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蒸馏时多采用木质的传统蒸酒器,这种古法酿造最大限度地保留米粮的精华和风味,成就了丹寨米酒独特的色、香、味。

  “我已经做糯米酒三十年了,制作糯米酒的关键是掌握饭的温度和酒药的剂量。丹寨米酒分为大米酒和糯米酒,糯米酒口感是甜的,口感比较好。”余仁坤说。

  以传承,致匠心。多年来,余仁坤始终秉持着传统工艺,不追求速成与量产,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道工序的变化,用双手去把握每一个细节的温度。这份对传承的坚守,让她的糯米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

贵州丹寨:扎根在苗族农耕文明中的“双非遗”_fororder_酿酒师傅正在酿造糯米酒 徐鑫缘摄

酿酒师傅正在酿造糯米酒 摄影 徐鑫缘

  “我现在也在加班加点地做,到非遗周的时候,邀请远方的客人尝一下我们丹寨本地糯米酒。”余仁坤说。(文 潘蝶 莫昌怡 姚登月 徐鑫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