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 数字技术让非遗焕发新生
2025-09-18 15:00:2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罗淼责编:颜观潮

  9月16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启幕。“科技赋能非遗新传播新展示”专题展览同步亮相,集中呈现“非遗+科技”融合创新成果,打造可长期参观体验的“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

  展览汇聚了中央美术学院、京东方艺云、风语筑、光禹莱特、宇宙猜想等五家院校与创新企业,共展出13个代表性科技非遗项目,通过数字交互、虚拟现实、AI智能等前沿技术,让古老非遗焕发时代光彩,为公众带来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_fororder_1

星燧炽愿——数字烟花沉浸互动体验 供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带来多项数字互动作品,以现代科技语言讲述传统技艺之美。星燧炽愿——数字烟花沉浸互动体验以国家级非遗“烟火爆竹制作技艺”为灵感,融汇敦煌壁画藻井纹样,将敦煌壁画中的藻井纹等吉祥纹样进行现代转译,巧妙融入数字烟花的表现形式,并特别采用传统火柴点燃的方式,唤起人们对传统节庆与美好情感的深刻共鸣。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_fororder_2

鸟鸣花飞——鸟笼国画花鸟数字互动体验 供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鸟鸣花飞——鸟笼国画花鸟数字互动体验则以“中国鸟笼之乡”丹寨仙女卡拉村为灵感,将真实鸟笼与虚拟飞鸟结合,呈现飞鸟入画、梅树绽花的动态画面。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_fororder_3

器鸣不息——“泥咕咕”数字化非遗体验装置 供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器鸣不息——“泥咕咕”数字化非遗体验装置。基于浚县泥咕咕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观众通过“吹气”动作触发数字泥咕咕的形态流转,交织出春燕报丰、骏马奋蹄与祈福社火等图景。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_fororder_4

英歌潮舞——英歌数字互动体验 供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英歌潮舞——英歌数字互动体验则通过击鼓与屏幕中的英歌人物互动,激活动态表演与音效,实现非遗英歌舞的现代转译。“车马慢·书”艺术装置通过投递信纸触发四种不同时空的动画仪式,从大唐驿站到量子通信,展现沟通方式的变迁。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_fororder_5(1)

车马慢·书——一场穿越时空的投递艺术体验 供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光禹莱特推出的沉浸式互动作品《天地织形·露华凝彩》,以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技艺”为创作源泉,通过数字光影将贵州山水与蜡染纹样交融呈现。山峦村寨以蓝白肌理铺展,鱼鸟、蝴蝶穿梭其间,构成一幅流动的生命画卷。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_fororder_6

沉浸式互动作品《天地织形·露华凝彩》 供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京东方艺云则带来《趣构成纹》互动展,依托Unity引擎和AIGC技术,实现对传统丝绸纹样的实时生成与再创作,以数字技术活化丝绸文化,带来传统与科技交融的沉浸体验。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_fororder_7

《趣构成纹》互动展 供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此外,“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项目展”作为央视大型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的线下体验馆,重点展示了剪纸与咏春拳互动项目,让观众在沉浸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宇宙猜想也带来VR观影《甲骨文奇遇记》《丛林探秘·重返侏罗纪》、AI民族服饰拍照墙及语音绘本创作等数字化体验内容,通过科技手段增强非遗的互动性与传播力。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亮相贵州丹寨_fororder_8

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项目展 供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该展览将作为常设展示空间面向公众长期开放,持续推动非遗的创新传播与活态传承。(文 杨辰喻文 陈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