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羊场镇羊场村,阳光逐渐升起驱散了山间薄雾,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饱满圆润的油茶果,远远望去,沉甸甸的油茶果像一串串金黄的珍珠点缀在绿叶间,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村民采摘油茶果
每年霜降前后,是油茶果采摘的理想时间。连日来,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提着桶穿梭在油茶林中小心翼翼地采摘油茶果,随后将采摘的果实集中晾晒。

新鲜采摘的油茶果
“今年油茶管护好,果子长得喜人,比去年更饱满、产量更多,能采一万多斤呢,就等着采摘完卖出去了。”种植户罗福堂说。
在油茶果的处理和销售环节,羊场镇采取“农户+小作坊+大户”的多元化模式。由当地油茶加工小作坊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对油茶果进行清洗、烘干、压榨等加工处理,将新鲜的油茶果转化为优质的茶油。加工后的茶油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凭借优良品质,不仅在本地广受青睐,还成功打开了外地市场,远销南宁、贵阳等地,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一张亮眼“名片”。

村民将油茶果装袋
对于没有加工条件或精力的农户,他们会选择将采摘的油茶果卖给当地的油茶果大户。这些大户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充足的资金,能够及时收购农户手中的油茶果,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同时,大户还会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户提高油茶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全镇种植油茶果3000余亩,惠及300户500余名群众,新鲜油茶果亩产量可达1500斤,亩产值超4000元。

村民将打包好的油茶果搬运上车
下一步,羊场镇将紧扣地方产业发展思路,把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油茶产品的附加值,让这漫山的“金果”成为农户们持续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实现“守住绿水青山,鼓起村民钱袋子”的双赢。(文/图 刘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